如何实现印刷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下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7日 点击:[19]人次
如何实现印刷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下)
因此,在大型印刷企业集团子公司之间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是比较容易、而且迫切需要的。因为作为“一家人”,集团子公司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共同实施。
2.企业同大客户及大供应商之间
在营销领域,有一个众人皆知的“80:20法则”,即一个公司80%的销售量是由20%的客户来完成的。这个数字可能不很确切,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客户群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印刷企业发展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印刷产品服务,稳定的大客户群就是稳定的销售收入。再者,大客户一般都有较强的实力,可以称为一个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对企业来说,与客户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这样就增强了企业的技术来源。因此,印刷企业优先同大客户、大供应商建立物流供应链联系,易于为各方所接受,因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思想基础就是共赢。
企业的客户可能会很多,大大小小,企业对待他们不可能一视同仁。可以说,建立同大客户、大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供应链联系,将是印刷企业的优先选择。
四、实现印刷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两个策略
1.培养供应商、稳定客户,向供应链方向迈进
从最终形成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目前就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在供应商方面,选择培养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精减供应商,提高供应商质量,并与其结成供应链,实现高度协调的供应商管理关系,将采购的买卖关系变成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培养发展自己的供应商,从采购管理向资源管理转变,与供应商实现公平、互动、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如今的印刷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了客户也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因此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从这方面来讲,稳定客户,特别是关键客户,使其融入供应链或者融入客户的供应链之中,与客户形成稳定的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长远战略。
2.注重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是印刷企业要特别注意的,不要还以为印刷行业是仅仅靠经验就能做好的,这种人才观念必须改变。公司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有目的的引进,从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当前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尤其是在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中把物流培训作为重要的内容,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整个企业对物流的认识,实现观念的转变。
五、实现印刷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高层领导的重视
供应链物流管理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行政支持是没有办法推行的,因为它还涉及到其他伙伴企业,很多问题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出面进行企业间协商。而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的改进,更需要高层领导的参与。
2.供应链由客户端开始,而不是制造或采购所有增值活动,首先都必须考虑到客户和他们的需要。
3.明确企业物流供应链范围
为了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你必须了解每一个部分,实际描述出从原材料到交货的物流供应链。确认客户端在设计和分析供应链时已经包含进去了,因为客户是供应链的开端,知道客户的需要并了解自我如何改善以符合共同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定义好范围后,就需要花一段时间分析好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在何处,如果某些部分不能像竞争者一样好或比他们更好,那就找一个合作伙伴来帮助自己处理这部分。
4.做好项目评价
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企业的战略性选择,不能随便说上就上,企业必须设计好项目评价,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然后决定是否实施,以及实施方案。
5.沟通与再教育工作
沟通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也包括与上下游企业间的沟通。当员工和供应商对公司的新提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担心时将会使整个计划延缓,因此要协助他们了解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及它能给他们及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教育就是要培养员工对企业新战略的应对能力,提高员工的觉悟水平。
6.循序渐进
如果在评价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贸然大规模启动,可能有严重后果。按照各个阶段循序渐进,重视理念的贯彻和培训;从企业内部入手,切实提升环节效率;选择容易的先入手,如ERP的实施、供应商评审、客户关系管理等。
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执行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要想获得成功,公司就要把它当成每天的例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幻想一朝一夕就大有成效。印刷业正面临着市场环境的新挑战,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关系必须从浅层次、竞争性转向战略性和合作性。供应链物流管理是现代流通不断向高度化、深度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众多国内外专家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任何产品都离不开印刷,仅从这一点来看,印刷业的前景也是相当光明的。与此同时,如何处理好众多复杂的业务关系,如何更好地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来处理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已是每个印刷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供应链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它并不能得到迅速的普及、应用,它的实现还有一段路需要走,但我们深信将来它一定能够实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